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家文化”——家庭幸福的源泉
2019-12-17

勤奋学习是建家之本:学习孩子成长规律,学习成功育子方法,学习经营幸福家庭;

实践应用是持家之术:用心爱孩子,用招解难题,用情化矛盾;

世代传承是兴家之道:传承家风家训,传承优良品质,传承文化基因!

“家文化”中华文明的精髓

“家文化”既包括整个大家族系统内部的文化,又包括个体的家庭内部的文化。它所起到的作用异常广泛深远:培养亲情、稳定社会、处理矛盾、教育后代 ……“家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祥和、延绵传承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卓越贡献。

“家文化”——家庭幸福的源泉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任何社会和任何人类种族都是首要的问题。家庭文化,是基于血缘的亲情文化,是更加纯粹的感情文化元素;家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基础,是任何人类学家和任何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社会走到了今天,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社会阶段比较完整、历史悠久的国家社会之一。

今天,由于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我们的家庭文化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考验。在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中,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明,脱离了血缘的文化,都是沙漠文化。脱离了血缘的感情,都是无稽之谈。在当今时代的中国,家庭文化需要传统继承,家庭文化也需要时代精神。

家之和:爱心与宽容

家在“长幼有序 ”中充满仁爱,有长对幼的关爱、幼对长的尊敬,有家长的权威,也有相互的宽容。家庭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关爱,老爱小,小尊老,为了家庭幸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家庭每人都能感到温馨快乐。

家之教:教育与培育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够成长成才,阳光快乐成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把品质培养作为第一要务,用爱去教育培养孩子。

家之责:责任与义务

在当今的社会,作为构建社会的细胞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家庭教育起着重大作用,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家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因此,我们家长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家之序:秩序与制度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规,是一种家庭文化的产物,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当一个家庭没了家规,就像一个国家没了法律。任何组织都需要制度,制度是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家文化的一部分。

家之誉:美德与声誉

中国人非常注重声誉,获得的成就,做了于家于国有益的大事就是光宗耀祖,反之,做了败坏道德、大逆不道的事就是有辱家门。家长从小谆谆教导自己的孩子,多做善事,多积福报,多为社会做贡献。

家庭文化,需要建设。家庭和谐,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当代的中国家庭文化确实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家庭的和睦,才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家文化”——家族传承的基因

梁漱溟先生说:“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惟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在此,梁先生指出了中国文化中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家族在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曾说:“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我们不很看重民族界线与国家疆域,又不很看重另外一个世界的上帝,可以说全由他们看重人道观念而来。人道观念的核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因此,在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作用。它与种族的繁衍、人之永生相联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家庭只是家族的一部分。《礼记》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结婚在过去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因而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男子结婚是为家族娶妇,女子结婚是嫁给丈夫的家族为妇。婚姻首先是家族的“大事”,是漫长的家族链上的环节之一,其次才是个人感情的“小事”。故家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今天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而是家族意义上的大家庭,即同一祖先的靠祠堂、家谱、族田等因素联系起来的、聚集在一起居住的众多的以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活着也就是为了支撑一个家,用家庭中的先进文化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让家文化的基因世代传承,使整个家族得以延续、发展。

“家文化”——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是世界人类历史上所包容的民族最多的伟大民族,各民族辉煌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部分。中华民族六千年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的基因作用。64卦中专门有一个“家人卦”,就是数千年不变的“中国式家庭”的缩影和家庭思想文化的“基因”。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看重未来的民族,犹如下象棋走一步看三步,过今天的日子想着明天、后天甚至更长、更远。对生活总是寄予希望,充满期待,并成为热爱生活、坚定信心、奋勇前行的道德力量。所以,中华民族的这一特色就往往决定了行为:

家习惯形成民族作风。中国有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家庭的远虑主要为:子女教育,预防天灾人祸及身体等各种不测;为儿子娶妻生子及独立于社会之前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房产等;最终还要考虑给后代子孙留下什么样的“基业”等。因而,当代人不仅仅考虑当代人的事,更不能吃光、用光不顾及子孙,不仅自己要过好还要富及子孙,为儿孙造福,最大的毒咒是不做“断子绝孙”的事,即只顾自己不考虑后代。所以,中国的“家文化”一切从长计议,着眼于长远,不寅吃卯粮,不鼠目寸光等,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民族习惯。

家计划形成民族品质。俗语:“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就受穷”,中华民族是个非常务实、心中有数、又非常善于精打细算的民族,“有钱用在刀刃上”,该花的钱从不吝啬,一分钱都不会少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会多花,甚至一分钱也要“掰成几瓣花”,而且不似现在,传统中越是富有人家越善于计划、节俭。做什么都离不开计划,没有计划就是盲目、盲从、盲乱,早晚要吃亏,这就是中华民族。

家美德形成民族品德。对子女的教育,不考虑成本,不惜一切,可倾注其家中所有。子女就是家庭的现在和未来,就是父母的“命根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世界上真正的“无私奉献”莫过于中国的父母对于子女,代代相传,莫不如此,说到底也是一种民族繁衍传承的美德。

家风好民族兴。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社会细胞中每个人,只有能够在身影正、家风正的前提下,才有能力、才有可能去治理国家。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浑身散发着浮躁的气息、社会中笼罩着负能量的阴霾,国家又怎会有可能朝气蓬勃、文明发展呢?相反,家庭文明、民风淳朴,每个成员你影响我、我带动你,社会必将不断进步,国家必定又好又快发展!

重拾家风建设,构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坚固基础;圆梦民族复兴,构筑文明家庭养成的坚强后盾!

来源:中国文明网

国家教育网站

教育部

中央网信办

辽宁教育网站

辽宁教育网

辽宁共青团

兄弟高校网站

校内相关网站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