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育改革,帮助学生走得更远——记2016年度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李田新老师
2018-03-11

人物简介:李田新, 女, 出生于1971年8月,副教授,现任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1993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于2007年10月被遴选为首批“沈阳工业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教师”。2007年7月在“沈阳工业大学外语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三等奖。2006年—2009年主持科研立项2项:“多媒体环境下依托式大学外语教学效果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立项)及“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调查与研究”(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参与省级科研立项3项,校级教改立项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获得校、市级优秀论文奖。

近日,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度教学成果评比结束。外国语学院李田新副院长的《“三类一体”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获得了一等奖。校报记者带着对“三类一体”概念的好奇,对李田新老师进行了采访。

三类一体,相汇相融

李田新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三类一体”的内涵。“三类一体”是指三类课程内容+一个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四级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此建设的目的是满足较高水平学生对于英语教育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较高英语水平和发展目标,从而为他们增强就业后的社会竞争力。三类课程内容分别是指技能类、学术类、文化通识类,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三类溶于一个课程体系中。

从李老师口中我们了解到,现代大学的教学系统并不完善,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大学旧的课程指南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教育,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随着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他们进入大学后,还被要求学习旨在通过四级考试的大学英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由于教学目标偏低,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学生普遍的状态是英文论文依旧写得一塌糊涂。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旧的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技能为教学目标。内容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需求及兴趣偏好。对于语言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没有提供更高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阻碍了高水平学生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专业课程目标脱节,不同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各有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趋势决定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和需求程度,而现在的英语教学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等等。所以为了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也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为已通过四级的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平台,李田新老师主张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建设“三类一体”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课程目标就是在英语必修前提下,给学生更多选择权,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需求,设置四级后序列选课。按照课程内容分为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技能类、人文类还是工具类。做到“各有所学、各尽所能”,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提供满意的外语教程。

立足实际,革故鼎新

当记者问到有关方案实施的问题时,李田新老师也有自己清晰的思路。她认为首先课程设置要模块化,也就是将大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英语、四级后必选课和文化通识类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基础英语模块教学时间为两年四学期。必选课程模块教学时间为一年,供给通过国家四级考试的学生选修。再次是分类教学,也就是从第三学期开始,实行分类教学。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继续进行基础英语的三、四学期的学习,已通过国家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不用学习基础英语,不用学习基础英语,可按照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修必修课,取得大学英语学分。文化通识类公共选修课供全体在校生选修。最后是有关学术英语课改革试点选取,我校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为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实际工作对工科类高端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我校已经在机械、材料两个学院进行改革试点工作,为这两个学院已通过四级的2013级和2014级学生统一开设学术英语课程。跨学院组建学术英语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除大学英语教师外,还包括机械、材料、建工、理学院部分教师,对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以及评估和检测等方面进行研究。

顺应趋势,因材施教

相较于“三类一体”的实施构想,李田新老师更关心课程改革的效果。以及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适应情况。为此以李老师为代表的团队还随机抽取后续课程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学生普遍认为学术英语课程促进了其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但因为课程设置的问题和教师偏重阅读,学生学术口头交流能力被忽略,今后应增加学术听说交流模块。此外,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将课程细化,降低课程难度,并减少知识讲解,侧重技能培养。要结合院系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要思考开设符合各院校特点的后续课程,使大学英语教学自觉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保驾护航,任重道远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三类一体”课程改革时,李田新老师对其评价很高。她说:“‘三类一体’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构建促使多年来主要教授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师队伍开始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是一次拓展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契机。”对此她主张应该鼓励教师以课程改革为依托,转换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学习一些相关行业、专业知识。

她还认为,从方案的提出到落实直到生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一方面提升自己,以充足的硬实力为学生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放眼国际发展趋势,把握主流方向。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师生要齐心并肩。

学者风范,师者之心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老师始终在谈吐中充满着对学子的爱心与期待,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师者之心,她才会以学者的态度全身心投身教育,最终取得了全面为学生考虑的“三类一体”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这一教学成果。

正所谓:

三位一体,志在立德树人,

甘为春泥,护养万千桃李。

(学生记者 亓程莹)

国家教育网站

教育部

中央网信办

辽宁教育网站

辽宁教育网

辽宁共青团

兄弟高校网站

校内相关网站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